在五四青年節(jié)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日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回信,向航天戰(zhàn)線全體青年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并向他們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江蘇航天青年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接續(xù)奮斗、攻堅克難,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xiàn)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
9年來,從天宮、北斗、嫦娥到天和、天問、羲和,中國航天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展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fā)進取的精神風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的巨大鼓舞讓航天青年倍感振奮。
“‘羲和號’衛(wèi)星科學與應用系統(tǒng)團隊主要是由年輕老師和研究生同學組成,也證明了新時代的青年人是勇于擔當、樂于奉獻、敢于勝利的!”“羲和號”科學與應用系統(tǒng)總設計師、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川說,回顧“羲和號”的研發(fā)歷程,他深切體會到一項重大任務的成功實施需要研發(fā)人員的埋頭苦干、勇毅前行,“我們唯有踔厲奮發(fā),方能不負韶華,接下來將秉持初心,篤行不怠,為提升我國在太陽物理和空間科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為航天強國建設繼續(xù)奮斗?!?/p>
“作為一名青年航天科技工作者,我備受鼓舞?!薄疤靻栆惶枴被鹦翘綔y器信標常務副總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副院長王寅說,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航天事業(yè)乃至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xù)奮斗,久久為功。與偉大的事業(yè)須臾不可離的,是精神力量的支撐與推動,當代青年需要不斷從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肩負起時代的光榮使命,譜寫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新篇章。
“近些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yè)飛速發(fā)展,我國的空間探測能力和科研水平邁上新的臺階。”紫金山天文臺暗物質與空間天文研究部副研究員、“悟空”號衛(wèi)星載荷與科學團隊核心成員岳川表示,目前“悟空”號已在軌運行超過6年,依舊保持良好的在軌觀測狀態(tài),具備多項國際領先的探測能力,相繼在宇宙線電子、質子、氦核能譜測量和暗物質搜尋方面取得開創(chuàng)性成果,“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矢志不渝,胸懷‘國之大者’,在探索暗物質的道路上繼續(xù)創(chuàng)新突破,為中國空間科學貢獻自己的青春,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強鑄就科技強國的鋼筋鐵骨?!?/p>
“希望廣大航天青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勇于創(chuàng)新突破,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fā)出青春的奪目光彩,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xiàn)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笨倳浀囊笠髧谕写呷藠^進,轉化成了航天青年們的無窮動力。
“我們生逢偉大時代,許多人和我一樣,年紀輕輕就有機會投身到天宮、北斗、嫦娥等這些國家重大工程和項目中去,這是時代和祖國給了我們實現(xiàn)科研報國夢想的機會!”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潘時龍表示,讀了總書記的回信,他心潮澎湃,“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傳承科學家精神, 堅持需求導向,堅持‘四個面向’,帶領更多年輕人接續(xù)奮斗,向實現(xiàn)我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目標不斷前進?!?/p>
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馭風排氣系統(tǒng)縱向團支部書記、2021級博士生潘睿豐說,2019年,馭風團隊有幸前往航天科工三院,沉浸式學習了劉興洲院士和一代代航天人的報國故事,現(xiàn)場參觀大型航天實驗設備,大家真切感受到祖國航天事業(yè)的強大,也感受到航天工作者在背后的艱辛付出,更加堅定了空天報國的志向。“未來,我們要夯實專業(yè)知識,努力將論文寫在強國強軍的征程中,為投身祖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積蓄力量,向著星辰大海奮勇前進,用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p>
“讀了總書記的回信,我更加堅定了逐夢航天的步伐?!蹦暇┖娇蘸教齑髮W航天學院2021級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盧曉晴說,在南航,她看到航天人扎根崗位,通宵達旦開展航天研究,“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航天事業(yè),也希望能夠早日成為一名挑大梁、擔重任的航天青年。我將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學習,向戰(zhàn)斗在一線的廣大航天人學習,努力為祖國航天事業(yè)貢獻青春力量?!?/p>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 熱點
- 2022-05-05 09:20:15
- 熱點
- 2022-05-05 09:19:11
- 熱點
- 2022-05-05 09:17:35
- 熱點
- 2022-05-05 09: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