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
作者:周琳、徐元勇(分別系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隨著國慶節(jié)越來越近,多地干部群眾通過各類慶祝活動,向祖國母親送上節(jié)日祝福。在多彩慶?;顒又?,用音樂表達愛國愛黨之情是最喜聞樂見的方式之一。從活動現(xiàn)場到廣場,到公園,到鄉(xiāng)村,隨處能夠聽到歌唱祖國、歌頌黨的歌聲。
音樂作為一種情感藝術,有著無可替代的感染力,它經常以一種潛在的精神力量影響人們的身心、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鑄人們的情懷??v觀人類歷史文化的發(fā)展與繁榮,音樂對人們所產生的巨大、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無疑是文化強國最重要的標志之一。音樂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文化。用音樂培鑄愛國愛黨之情,讓音樂的力量轉化成文化的力量,進而轉化成為國家、為民族奮斗的磅礴偉力,是重要的時代課題。
在日前舉行的《闊步新時代》——殷秀梅和她的朋友們大型音樂會上,殷秀梅與數(shù)位知名歌唱家深情演繹《我和我的祖國》,帶動全場大合唱。光明圖片
國慶節(jié)臨近,“祝福祖國”巨型花果籃亮相天安門廣場。 新華社發(fā)
紅色音樂是黨史、國史的“見證者”
紅色音樂是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天辟地、改天換地、自強不息、創(chuàng)造偉業(yè)的生動史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大的精神號召力,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時過境遷,我國已經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吟唱這些音樂作品時,我們仍然可以從那激昂奮進的旋律、撼人心魄的氣勢中感受到無窮的力量。
很多人至今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奮斗吧 中華兒女》印象深刻。這臺晚會上,一系列人們耳熟能詳?shù)慕浀湟魳?,以音符勾勒出時間脈絡,將新中國不同階段的歷史鋪陳開來。
在晚會前兩個篇章中,紅色經典音樂配合舞蹈等藝術形式,生動再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史和奮斗史。第一篇章“浴血奮斗”將人們的記憶帶回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歲月,通過《國際歌》再現(xiàn)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以《西江月·井岡山》《過雪山草地》《延安頌》《怒吼吧 黃河》等交響樂、合唱為時間軸,生動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斗爭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歷程。第二篇章“艱苦奮斗”以絢麗宏大的合唱《東方紅》開篇,回顧新中國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顿澑琛贰斗磙r奴把歌唱》唱出各族兒女開啟新生活的無盡喜悅,《英雄贊歌》《我的祖國》謳歌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情懷,《我們走在大路上》《我為祖國獻石油》抒發(fā)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蓬勃斗志。
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有什么樣的歌聲。每一首經典音樂作品,都是在時代的激蕩中產生的,它記錄著時代的脈搏,在作用于時代的同時,又成為記錄時代的符號,它們的旋律中天然地留存著歷史的印記。因而,當我們唱起這些紅色音樂,或者聽到熟悉的旋律時,共同的民族記憶被瞬間激活。一場精心編排的紅色音樂會,既是一堂藝術氣息濃厚的美育課,更是一堂生動的黨史、國史課。
經典音樂唱出愛國愛黨共同心聲
“我愛你中國”“唱支山歌給黨聽”“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些簡單質樸的歌詞,成為一代代中國人歌唱祖國、歌頌黨的情感依托。
這不禁讓人想起那些一生都在為祖國歌唱、為人民歌唱、為中華民族歌唱的老藝術家。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就是人民的代言人,代表人民用最美的歌詞表達心聲,把最美的歌聲獻給祖國、獻給黨。
比如著名詞作家喬羽,一生創(chuàng)作1000多首歌曲,始終貫穿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這些永恒的主題。他在創(chuàng)作中寓情、理、境于歌詞,以歌詞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對國家的認同,喚起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抒發(fā)中華民族共有的家國情懷,描繪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畫卷。無論是《愛我中華》中“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還是《難忘今宵》中“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愿祖國好祖國好”,他用樸素而直白的語言,將愛國之情融進了每一句歌詞里,把家國情懷種在每一個人心上。而這些歌之所以傳唱數(shù)十年,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精煉的歌詞鏗鏘有力、朗朗上口、引人共鳴。
再如人民藝術家郭蘭英,一生對黨和國家都飽含深情,她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郭蘭英,黨教育了我、培養(yǎng)了我,所以我現(xiàn)在所有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是人民給的”。盡管已經90多歲的高齡,為祖國歌唱、為黨歌唱、為人民歌唱的初心卻一直未變。每當《我的祖國》歌聲響起時,一種洶涌而來的思鄉(xiāng)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讓人眼前浮現(xiàn)出祖國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飄香的美麗景色。三段歌就是三幅美麗的圖畫,郭蘭英把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經典音樂之所以經典,就在于它們融入中華民族血脈,與人民的情感同頻共振。紅色經典音樂讓人心潮澎湃,讓人熱淚盈眶,讓人在歌聲中成長,讓人把愛國愛黨之情轉化為奮斗的力量。
紅色音樂進校園意義深遠
紅色音樂是歷史的見證,記錄了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和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紅色音樂的音符中蘊含著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zhàn)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賦予我們文化自信,讓我們行走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步伐從容鏗鏘。
推動經典紅色音樂進校園、進課堂,有利于發(fā)揮其培根鑄魂的作用。比如,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節(jié)點,相關部門部署在全國中小學組織開展“我愛祖國,同唱國歌”活動。這種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組織同唱國歌和愛國歌曲,在各地中小學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營造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的濃厚氛圍,引導激勵廣大青少年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而在一些高校,部分老師探索音樂課與思政課的融合,通過紅色經典音樂培養(yǎng)愛國愛黨情懷,具有借鑒意義。比如在《時代強音——國歌》專題教學中,分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對比分析:播放不同國家國歌奏唱的視頻;回顧我國近代歷史上國歌的演繹進程;分析我國國歌產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從音樂專業(yè)的角度怎么來理解與唱好國歌。課堂上,學生們在對比中深刻意識到國歌的重要性,系統(tǒng)學習國歌產生的歷史背景、承載的文化意蘊以及樂理知識,進而規(guī)范自己的演唱,并在演唱中把歌曲的“戰(zhàn)斗性”與內心情感有機結合,感受時代的脈搏,激發(fā)內心的愛國情愫。
紅色音樂進校園、進課堂意義深遠。一首首經典的紅色音樂,伴隨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發(fā)展,唱響了時代的主旋律,鼓舞著一批批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奮勇前進。這些或激昂、或婉轉、或樸素的歌詞與旋律,就是生動形象的黨史、國史教材。
除了紅色音樂,眾多經典之作同樣值得進校園、進課堂?!对谙M奶镆吧稀贰洞禾斓墓适隆贰蹲哌M新時代》《江山》《東方之珠》《七子之歌》《長江之歌》等一首首經典歌曲讓人們重溫風云激蕩、天翻地覆的發(fā)展奇跡;《不忘初心》《復興的力量》以深情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唱出“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的莊嚴承諾,唱出“萬眾一心奔向前方”的壯志豪情。音樂鋪展開歷史畫卷,青年在歌聲中昂首闊步譜寫未來。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28日 13版)
- 熱點
- 2022-09-28 12:59:43
- 熱點
- 2022-09-28 12:59:11
- 熱點
- 2022-09-28 12:58:03
- 熱點
- 2022-09-28 12: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