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讓土耳其和敘利亞兩國陷入“世紀災難”。數(shù)萬人傷亡,數(shù)千座建筑垮塌,無數(shù)家庭一夜之間破碎……大災當前,團結互助顯得尤為珍貴,也尤為迫切。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某些國家非但沒有及時伸出援手,反而抱守地緣政治執(zhí)念,大打“政治牌”,冷漠面孔之下的冷血本質暴露無遺。
此次強震發(fā)生后,最令世人痛心的畫面莫過于,廢墟中本可以被挽救的一條條生命,因為救援設備遲遲無法到位,最終只能無奈地離開世界。這一悲劇不僅是天災,更是人禍。
面對嚴重災情,美國制裁之下的敘利亞無論在應急物資、救災能力還是醫(yī)療資源方面都捉襟見肘。然而,美國政府不僅沒有提供援助物資,反而在最關鍵的震后72小時黃金救援期內,堅持不解除對敘利亞的非法單邊制裁,導致其他國家的救援物資和設備無法快速進入敘利亞,救災現(xiàn)場嚴重缺乏重型設備和搜救工具?!坝捎诜怄i和制裁,連運送(援助和救援)車隊的燃料都沒有了。”敘利亞阿拉伯紅新月會主席哈立德·侯布巴提描述的殘酷現(xiàn)實,其始作俑者正是美國。
在國際社會不斷施壓之下,美國政府日前宣布臨時取消對敘制裁中涉及地震救援的部分,為期180天。但事實上,美國此舉實質仍是一場“政治秀”。臨時取消部分制裁,就是并未完全解除對敘制裁。且不說美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兌現(xiàn)所謂“人道主義豁免”的承諾,即便其不打折扣地落實該承諾,臨時取消部分制裁措施的效果相比救援賑災實際需要的支援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有效填補敘利亞已經(jīng)存在的巨大人道援助缺口??梢灶A見,未來一段時間內,敘利亞人民仍將在美國制裁和地震災害的雙重打擊之下苦苦掙扎。
在對土耳其的援助中,美國同樣“心不在焉”。以做好后勤工作為由,派出航母戰(zhàn)斗群前往土耳其;救援隊不是直奔災區(qū),而是先去土耳其空軍基地“報到”;救援物資里夾雜著大量二手比基尼、高跟鞋、超短裙等完全不符合災區(qū)御寒需求的“洋垃圾”……如外國網(wǎng)友所嘲諷的,“美式救援”除了靠嘴,就是搞點儀式感。滿口“民主人權”的美國,其真正心思只用在地緣政治算計上。對美國政客而言,政治利益凌駕于人道主義之上,政治表演的重要性遠高于救人性命。
“這是團結的時刻,不是政治化或分裂的時刻,很明顯,我們需要大量的支持。”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敦促安理會授權在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開設新的跨境人道主義援助點,以運送援助物資。
其實,此次強震發(fā)生后,全球范圍內并不缺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人行動。中國救援隊第一時間趕到土耳其受災嚴重的地區(qū)投入救援,中國紅十字會以最快速度向敘利亞提供醫(yī)療物資,同時,中國加快落實對敘利亞的糧食援助項目。其他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也紛紛派出救援隊馳援兩國災區(qū)。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目前已有77個國家級和13個國際緊急醫(yī)療隊正部署到土、敘兩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跟土耳其關系頗為緊張的瑞典、和敘利亞是“宿敵”的以色列都暫時放下了政治分歧,第一時間參與抗震救災。對比之下,自詡“人權衛(wèi)士”的美國,滿嘴“仁義道德”,干的卻盡是自私自利、視生命如草芥的缺德事。
災情當前,生命第一??拐鹁葹氖玛P人命安危,世界各國應當團結一致、共同努力,避免更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發(fā)生。若某些國家一心只顧捍衛(wèi)自己霸權,完全無視他人生命,最終只會被整個世界唾棄。(嚴 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2月18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