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凌晨5時34分,火車司機謝紅亮、副司機劉斌駕駛寧東鐵路公司43310次列車,迎著黎明,緩緩從鴛鴦湖車站駛出,機車牽引的53輛底開門車滿載3710噸煤炭。
5時54分,列車準時到達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yè)公司400萬噸煤制油項目卸煤倉。
“庫存低于警戒線!”疫情導致跨省公路運輸受阻,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yè)公司全球單體規(guī)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原料煤頻頻告急。
“寧東鐵路多方奔走,將原本需要15天才能辦理完成的鐵路過軌手續(xù)壓縮至7天,新增了2列KM70和5列C70列車,馬不停蹄投入神東煤炭對煤制油項目的保運任務中。”寧夏西部創(chuàng)業(yè)公司副總經理、寧東鐵路公司總經理李同濤說,寧東鐵路10天內共安排列車42列,運輸煤炭14萬噸,保證了煤制油等重點項目的“基本口糧”。
400萬噸煤制油是一個僅各類閥門就有25萬臺的超級工程。記者在現場看到,連綿聳立的反應塔、密集的管道被晨光鍍上金色?,F場幾乎看不到一個人,但管道內一系列復雜的工藝流程正在進行,封存地下數億年的“植物骨骼”正在神奇地轉化為“工業(yè)血液”。
煤制油項目所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開發(fā)區(qū),是西北地區(qū)唯一產值過千億元的化工園區(qū)。一塊不起眼的黝黑煤炭,在這里經層層加工轉化,衍生出幾十種高附加值產品,產業(yè)鏈、供應鏈與國內經濟大循環(huán)休戚與共、緊密相連。油品保供事關能源安全、物資運輸、春耕保障,這里產出的聚丙烯還是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醫(yī)療物資的重要原料。
這些物資能否安全運出?牽一鏈動全身。
罐體檢驗、開蓋、充裝、儀表記錄、檢尺、封罐……寧東鐵路配煤中心站煤制油油品專用線上,經過兩個半小時緊張作業(yè),48噸柴油通過鐵路罐式集裝箱出了“遠門”。
調度所是鐵路的“神經中樞”,24小時燈火通明,全天候運轉。分管調度的生產技術部副部長宋鶴東盯著眼前的屏幕告訴記者:“寧東鐵路是寧東基地的交通大動脈,鐵路直接進廠的專用線企業(yè)就有34家,有的企業(yè)員工達數萬人,如果這條動脈不暢,將直接影響企業(yè)的正常生產和員工的穩(wěn)定就業(yè)?!?/p>
4月6日,寧夏發(fā)現兩例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為保證本就吃緊的供應鏈萬無一失,寧東鐵路于次日果斷實施站區(qū)封閉管理,1600余名公司及聯運單位職工放棄回家,工作在現場、吃住在站區(qū),人倒班、車不停,穩(wěn)產、搶產、擴產,全力填補公路貨運留下的空當。
“缺車皮,我們想方設法租來兩列106節(jié)車皮;沒機車,我們就把3臺棄置不用的機車緊急搶修,投入保供。最緊張的時期,四班倒改成三班倒,一些車間主任主動到操作崗位替班頂工?!彼晰Q東說。
“保供很辛苦,留‘心’先留‘胃’。封站期間,公司給大家變著花樣做好吃的,午餐后還提供桃子、蘋果、香蕉等新鮮水果?!睂帠|鐵路機關第一黨支部黨員喬梁撿起自己的老手藝,為封控的職工義務理發(fā),讓大家精精神神開火車。
據悉,一季度,寧東能源化工基地200多家企業(yè)、10萬多職工實現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經濟增長40%,取得抗疫、生產雙勝利。同時,11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328億元。
(本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