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文明村”四連冠,到“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最美鄉(xiāng)村”,近年來,蘇州張家港長江村大力推進鄉(xiāng)風文明建設,通過講好長江故事,傳承奮斗基因、引領鄉(xiāng)村振興,為走出一條共同富裕的“長江之路”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走進剛剛開館不久的蘇州張家港長江村家風館,一張張歷史照片、一條條家風家訓講述了精彩的“長江故事”,也標注出長江村的精神坐標。而家風館里,最醒目的則是一面墻,寫滿了近年來長江村獲各級表彰的文明家庭、五好家庭。長江村的“當家人”郁霞秋告訴我們,重視家風建設是長江村的傳統,通過好家風、好村風提升鄉(xiāng)村整體文明水平,助力村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蘇州張家港市長江村黨委書記郁霞秋說:“因為每個人在那兒看了之后能找到自己的家庭,他很榮光。希望能影響一代代的人,樹立家庭的美德、社會的公德、職業(yè)的道德?!?/p>
好家風凝聚起強動能。踏著時代脈搏,長江村先后成為農業(yè)明星樣板村、打造蘇州首家上市村辦企業(yè)、布局“醫(yī)藥+醫(yī)療”大健康產業(yè),成為中國農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生動注腳。近年來,長江村還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開展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整治環(huán)境、疏浚河道、翻新民宅,通過扮靚村容村貌,涵育鄉(xiāng)風民風。
江蘇臺記者朱曉瑩報道:“行走在長江村東區(qū),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綠樹成蔭、綠意盎然,一條條清亮的小河串起一座座鄉(xiāng)村宅院,院內干凈整潔,可謂路在綠中、人在景中,一筆一畫間,描繪出一幅幅令人賞心悅目的鄉(xiāng)村美景圖?!?/p>
蘇州張家港市長江村村委會副主任丁浩說:“通過村里統一的改造整治以后,我們整個村莊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空氣、水質都有了很大的改變?!?/p>
蘇州張家港市長江村村民錢小喜說:“環(huán)境變好了,各種配套設施都很完善,生活肯定是越來越愜意了?!?/p>
好生態(tài)也能富口袋。長江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培育種植120萬株郁金香、香樟樹等經濟苗木。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每畝地作價1350元作為保底收入,盈利后還會有二次分紅。對于村民們來說,家門口的花園成了他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蘇州張家港市長江村村民張良才說:“像我有退休工資,我老婆也有退休工資,然后額外的我做村民小組長,有三千多元一個月,我老婆在園林公司種花兩千多一個月,都有醫(yī)保,生活過得挺舒服的?!?/p>
“讓老百姓住得舒心、過得開心”“以老百姓的需求為追求”……長江村黨委利用發(fā)展健康產業(yè)的優(yōu)勢,引進先進的醫(yī)療設施,聘請專家,提升村民的醫(yī)療保障水平,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大城市優(yōu)質的健康服務。同時,打造“按勞分配、按資分配、按需分配”三者結合的收入分配體系,將失地農民全部納入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體系,全村醫(y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實現全就業(yè)與全社保。近年來,長江村還持續(xù)實施“長江名花,在你身邊”項目,村委班子成員不定期走進“先鋒驛站”,聽取社情民意,解決矛盾問題,維護村民權益。
蘇州張家港市長江村村委會主任劉建華說:“通過這個平臺,更直接地面對老百姓,傾聽他們的訴求,了解他們的需求,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p>
郁霞秋說:“經營好你的小家,貢獻好‘大家’,保證我們長江村的勞動者有獲得,投資者有分配,然后弱勢群體有保障,給農民有一種幸福感、安全感,讓大家共享發(fā)展成果?!?/p>
?。ńK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朱曉瑩、亓晨、郝朦、龔俊杰 蘇州中心站 蘇州臺、張家港臺報道)